“格物致知”四十余年后,我算才真正窥见心学奥妙之一斑,如获至宝。虽天资不高,但试图追寻古圣先贤,践行知行合一。
经历了三轮线上专题的迭代,线下的研习交流,以及在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应用后,形成“心学研习七步法”。拟将所得,以及“至诚知行”中国传统文化探访之旅收获,与友分享,砥砺共学。同频共振,抛砖引玉,有缘者可深度交流。
1
阳明被称为“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”圣人,以致良知为核心。
心学研习的正道,是修自己的心。见自性,致良知,经世致用。
2
心学研习的根本,是传、习结合,启发自我、开发潜能,让个体由内而外获得大智慧。
不去盲目猜测别人的“心”,否则易自误;不试图操控别人的“心”,否则易入左道。
3
至诚与无我、真我、自性相关。唯有至诚,才能无我,才见真我自性。
拆除心中的高墙、达到“心中本无高墙”的境界,才会真正强大。
4
心学玄妙精微。太多人感兴趣阳明的功业,而往往忽略了他的至诚;太多人感兴趣“良知”的神奇妙用,追求“内心强大、动转得势”,而不愿意在“致良知”的“致”上下的功夫。
所以,在妄念和贪嗔痴的驱动下,无论是佛家禅宗的部分子弟,还是阳明心学门人,都有人学成了类似“狂禅”的样子。
5
阳明心学的研习,固然需要向内寻求,但学友的砥砺也非常重要。
不仅是“形成一种学习氛围”、“提醒自己要随时学和习”那么简单。这种方法论,包含着儒家圣人实践的深意:“万物一体”的“格局”(知)和“能力”(行)。
6
社群并不是互联网时代才有的东西。
阳明先生也是社群运营的大师,只不过圣人功业太高,基本上很少人提到这个。从所有的史料记载来看,社群都是阳明传习心学的基本方式。
7
至诚是研习心学的前提。古圣先贤说:“不诚无物”。如果没有“诚”,犹如无本之木,无源之水。没有树根,枝叶花果如何生长?白白耗费时间精力,也辜负其他人的砥砺。
8
阳明心学虽然是以儒学为宗,但并不执着门派的概念,佛家、道家、兵家、先秦诸子理念的精华皆为阳明所用,融会贯通而成就阳明心学。
所以研习阳明心学是连接古圣先贤、从传统文化获取能量的一个超级入口。对于有志于研究运用心学者,也应将心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去理解和研习,并与新时代的脉搏合拍。
如果你工作之余只有很少的时间可以读书或学习,那就学阳明心学吧。
9
心学研习者经常出现的问题是,本该用来修自己的方法,本来应该对自己的自律要求,修行要求,加到了别人身上。所以“完美主义”、“自傲”这些情况,十分常见。
古圣先贤说过,修身,齐家,治国,平天下。这几个层次不能乱。把任何一个层次的标准和方法机械的盲目的用到其他层次,都会出问题。
在研习当中,最有效的切入点,绝对不能跳过的步骤,一定是修自己。
惟有天下之至诚,立天下之大本。
同行者,亦师,亦友。感恩,惜缘。
(图片来自网络,版权属原作者)
微信 yyxx000666 说“心学”等待拉群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